日期:2015-12-7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价格是对产品稀缺性的反映,房价亦是。
猪肉供应偏紧造成肉价阶段性上涨,在国家均衡调配下,供求矛盾缓解,价格下来了;粮食供应偏紧造成的粮价上涨,也能通过全国配送缓解矛盾。房地产不一样,作为不动产,他不能通过区域间分配或是配送的方式来解决房价高企的问题。
房地产市场拥有自己的抵抗力
房价的起伏是一种市场经济规律,成本高了房价肯定低不了;供应少了,价格同样会向上走。因而房价的调整只能通过市场本身来调节,在合理的税收政策下,增加有效供给,解决土地垄断的局面,通过市场的自身调节就能达到温和房价的效果。
影响房价变化的因素错纵复杂,但价值规律对房价走势起到了绝对的支配作用。在市场供求相对均衡条件下,房价稳中微升,能使大多数房地产商收回成本、缴纳税金后还有适当的利润,从而保持再生产的正常水平。倘若供大于求,房价下跌,多数开发商获利很少甚至亏本,资源外流造成再生产规模萎缩,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;当供不应求房价上涨时,很多开发商都能获得因供求失衡而带来的超额利润,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入,扩大再生产规模,逐步达到新的供求平衡。
房屋不仅是长期消费品,还是投资品,购房兼有消费和长期投资的双重效应,因此在供求失衡时调节供给比调节需求更为重要。
然而,2008年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持有一种浮躁心理。媒体将大部分老百姓的预期锁定在房价下跌上,开发商在这种舆论环境中也产生了怯地心理,造成开发脱节,需求观望的恶性循环。
其实试问目前市场上究竟有多少消费者是希望房价下跌的,目前市场上有78.5%的消费者有了自己的物业,他们不希望看到房价下跌造成他们的资产缩水,从更宏观面来看,他们的资产缩水会影响其资金介入其他领域,造成对宏观经济的影响。
针对房价的调控应当摈弃“压缩供给、限制需求”的消极思路,自觉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,通过“扩大有效供给,疏导过度需求,降低成本税费,压缩利润空间”来建立积极的供求均衡关系。只要政府能“让利于民”,能帮助市场排除资源流入和商品流通的障碍,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能够让房价理性回归的。